TDG58

 

TDG58

🦎🕥⚗     

TDG58

理线、穿针、落针,手指翻飞间,一幅美丽的彝族刺绣逐渐成形。前不久,在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乡村工匠技能技艺展示交流区,彝族服饰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丁兰英现场制作彝族刺绣,令观众大开眼界。丁兰英8岁开始学刺绣,2014年返乡成立刺绣加工厂,带动当地群众实现居家就业、就近就业。在乡村全面振兴主战场,越来越多农民端起“技能碗”,吃上“手艺饭”。

农业农村技能人才的使用主体是农业企业、农民合作社等,需要从实际需求出发,搞好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。在广西,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通过学徒制、订单班等方式,面向企业培养急需的技工;在云南,当地推动乡村工匠与知名院校合作,探索建立校地合作机制,共育乡村人才。这些有益探索启示我们,应以涉农职业院校为基础、农业企业为主体、有条件的农民合作社为补充,加快构建起适合本地区的高技能农业农村人才培养体系。

培养农业农村高技能人才,既要瞄准需求,更需要找到载体。比如,一些地区结合产业特色组织开展职业技能比赛,有效带动了紧缺技能人才培养。再比如,农村非遗、传统工艺、特色技艺等领域能工巧匠,是重要的技能人才。有的地方通过支持设立技能工作室、对接引入龙头企业等方式,挖掘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乡村手工业者、传统艺人,促进了技艺传承,也带动相关产业做大做强。围绕优势传统产业、特色产业,搭平台、创机制、强抓手、建载体,高技能人才将会竞相涌现。

人才评价是人才发展的“指挥棒”。用好这一“指挥棒”,能引导更多人学习技能、提升技能、使用技能。河北顺平,近年来推行农民职称制度,在全县开展高素质农民职称评审。当地鲜桃种植能手齐金贵在拿到职称证书后,深有感触地说:“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是对鲜桃种植技术的认可,同时,在评审过程中,也认识到了‘技’无止境,要想种出高品质的鲜桃,在种植管理上还需要不断提高。”加大新职业和职业标准开发力度,完善农业农村职业分类和标准体系,健全技能人才评价机制,方能更好使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与乡村全面振兴需求相匹配。

✍(撰稿:姚诚昌)

本文来自网友发表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,如存在侵权问题,请与本网站联系。未经本平台授权,严禁转载!
展开
支持楼主

69人支持

阅读原文阅读 1419回复 4
举报
    全部评论
    • 默认
    • 最新
    • 楼主
    • 华悦轮⛙LV6六年级
      2楼
      高端访谈|“巴基斯坦视中国为最值得信赖的朋友”——访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☚
      2024/06/06   来自青岛
      4回复
    • 🚨郑宗辰LV1大学四年级
      3楼
      《今日说法》 20240603 追查“有毒”电子烟🍿
      2024/06/06   来自延边
      3回复
    • 荆瑞保⚅LV4幼儿园
      4楼
      国防部批美在菲部署中导:“引狼入室”定将反噬自身😱
      2024/06/06   来自汉中
      1回复
    • 杨灵莲LV5大学三年级
      5楼
      上市公司被国家电网拉黑 股价暴跌🧒
      2024/06/06   来自岳阳
      9回复
    • 马眉初🐅🗳LV3大学三年级
      6楼
      加拿大将推行新试点计划以吸引更多护理人士移民🏷
      2024/06/06   来自瑞安
      8回复
    • 詹宁瑾LV0大学四年级
      7楼
      郑州新增27名新冠阳性 集中于境外输入定点医院🈵
      2024/06/06   来自辛集
      回复
    你的热评
    游客
    发表评论
    最热圈子
    • #以跨境电商激活外贸新动能#

      禄睿功

      6
    • #法国外长突访埃及讨论加沙停火和“放人”#

      卞岚民

      7
    • #各地深化政务服务创新:线下只进一门 线上一网通办#

      魏昌华

      1
    • #2020年江苏体彩蝉联全国销量第一,筹集公益金52.18亿元

      凤舒璧

      3
    热点推荐

    安装应用

    随时随地关注TDG58

    Sitemap